首頁 > 淮安文史 > 千年龜山千年夢

千年龜山千年夢
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3-24 09:41  關注度:286評 論  轉 發(fā)  收 藏  打 印
導讀:蘇軾、米芾來的時候,頭發(fā)有些凌亂,像他們別致的書法,那是淮河和洪澤湖交匯之處的風吹的。風真大。河邊的蘆葦一片又一片,受了風力,像搖頭晃腦的詩人,帶著岸邊草木的味道,帶著水底魚蝦的呼吸,向左搖,向右搖,藏在里面的各色水鳥被搖醒了,紛紛飛向闊朗的天。

龜山是一座小山,也是一個小村落。

龜山是宋朝的一個小村落,蘇軾、米芾走過的小村落。

蘇軾、米芾來的時候,頭發(fā)有些凌亂,像他們別致的書法,那是淮河和洪澤湖交匯之處的風吹的。風真大。河邊的蘆葦一片又一片,受了風力,像搖頭晃腦的詩人,帶著岸邊草木的味道,帶著水底魚蝦的呼吸,向左搖,向右搖,藏在里面的各色水鳥被搖醒了,紛紛飛向闊朗的天。

大約傍晚時分,蘇軾和米芾一起撞響龜山上的鐘,而后踱著宋朝的方步,慢條斯理地走進晚鐘廳,相對而坐,開始暢飲,一杯,一杯,又一杯。王朝云等站在旁邊倒茶斟酒,憨厚淳樸的村民則送來香噴噴的土菜。兩人邊喝邊聊,聊詩詞歌賦,聊朝堂紛爭,聊民生疾苦,聊人生起起落落。聊到情深處,又不由拿起筆,抒心中塊壘,一個寫下“我生飄蕩去何求,再過龜山歲五周”的自解詩句,一個寫下“龜峰高聳接云樓,撞月鐘聲吼鐵!钡暮肋~詩句。

看淡功名的蘇軾曾十多次經(jīng)過龜山,為龜山留下了三首詩。不過,為龜山寫詩的不只有蘇軾、米芾,唐代詩人白居易、元稹和宋代詩人楊萬里等經(jīng)此也都欣然賦詩。詩仙李白曾到過淮安,受到當?shù)匕傩铡岸肪婆朦S雞”的熱情招待,揮毫寫下“暝投淮陰宿,欣得漂母迎”的詩篇,或許他走的是隋唐運河連接淮河、洪澤湖的水路,也到過龜山并留下曼妙的詩篇,只不過他的足跡和詩像時間的煙云一樣早已散得無影無蹤了。
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歷朝歷代寫龜山村的詩有37首?上攵,龜山這個小村落在人們心中的分量。

龜山是巫支祁作怪的一個小村落,一個有著瑰麗想象的小村落。

很多人不知道巫支祁是什么玩意,名字怪怪的,怪得讓人摸不著頭腦。但提起齊天大圣孫悟空,就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了,連三四歲的小孩都會哼哼唧唧:“唐僧騎馬咚那個咚,后面跟著孫悟空;孫悟空,跑得快,后面跟著豬八戒;豬八戒,鼻子長,后面跟著沙和尚;沙和尚,挑著擔,后面跟著老妖婆;老妖婆,真正壞,騙了唐僧和八戒……”

孫悟空的原型就是巫支祁,這是有據(jù)可考的,善于橫眉冷對的魯迅在其學術著作《中國小說史略》里便提出了這一說法,他老人家對此堅信不疑。也有很多學者不贊同這個觀點,千方百計論證孫大圣的原型來自番外。我喜歡并認可魯迅的觀點,不為別的,只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江淮兒女。

眾所周知,江淮地區(qū)水患不斷。在尚未祛魅的年代,人們難免疑神疑鬼。他們怕怕地想象,洪澤湖里有一只形若猿猴的水怪,名叫巫支祁,經(jīng)常興風作浪。光怕又有何用,于是他們又接著想象,巫支祁被治水的大禹擒拿,鎖在了龜山腳下。吳承恩是淮安人,對江淮風土人情最熟悉不過了。他郁郁不得志、閑來無事時,在那個叫河下的小鎮(zhèn),時而抬頭望天,時而低頭看運河水,抓耳撓腮寫《西游記》,又怎么會忘掉被鎖在龜山腳下的巫支祁?或許他想到了巫支祁,就來了一丟丟的靈感,把孫悟空胡鬧搬到了天上,讓他和玉皇老兒等一眾神仙在九霄云天干架,魔幻出大鬧天宮。這樣的奇思妙想已經(jīng)很了不起的,但他還覺得不過癮,又天馬行空地讓如來佛出面拉架——拉的還是偏架,將孫悟空硬生生壓在了五指山下,一壓就是五百年。這樣一看,孫悟空不就是活脫脫的水怪巫支祁?

龜山是我最近去過的一個小村落,一個有山有水、有滋有味的古樸小村落。

我是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(jié)去的。去時,村里的油菜花尚未熱鬧地綻放,也沒有桃紅李白的爭艷場景,但這一切都掩蓋不住小村落的美。整個村三面環(huán)水、一面接陸,像一只探在水面上的大烏龜,頭和身子都漂在水上,僅還剩龜尾和陸地通連,與外界通勤也只有一條盤旋的水泥路,儼然就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。

進了村,走的都是山石鋪就的路。有的石板路穿越山間密林通向幽深,有的石板路沿著河岸蜿蜒蛇行,有的石板路接到了各個村舍門前。一條條白石板路猶如龜紋在村落里起伏縱橫。村里的房子和院落圍墻大多也是就地取材,用斑駁的山石壘成,格外古樸;少數(shù)為青磚砌成,也不失古樸。山上的房子基本都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筑,有的還是明清時期的建筑。經(jīng)受幾十年乃至數(shù)百年的風雨侵蝕,都氤氳著歷史的滄桑。更令人稱奇的是,小村落竟還完好地保存著宋朝的防洪大堤,石頭壘的,河水肆虐留下的印痕不僅清晰可見,還深淺不一,仿佛在無聲地訴說,它經(jīng)受了一次又一次磨難。

在內河運輸繁盛時期,這里水系發(fā)達、商賈活躍,幾乎是文人必至、商旅必到、兵家必爭之地,所以,留下了很多歷史遺存遺跡,連金兀術揮鞭南下也在這里留下了故事。在這個小村落,既可近距離觸摸歷史的脈搏,更可領略大自然的深情饋贈,河湖的清純、小山的靈巧、植被的多姿和村民房前屋后的花草果蔬,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山水田林湖圖。隔著淮河,對面就是朱元璋為他老祖宗精心選址修筑的明祖陵和埋在水下的“東方龐貝”泗洲城。由此可見,這一帶還是風水寶地,難怪文人墨客經(jīng)此都要習慣性地引領風騷、抒發(fā)感慨。

龜山村現(xiàn)在是淮河流域唯一的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,有“淮上第一村”和“浮在水上的千年村落”的美譽。我有幸到此參加市文學院創(chuàng)作的劇本《郵路》的研討,聽雞叫蟲鳴,看人間煙火,聽老子山鎮(zhèn)鎮(zhèn)長和退休的村支書的講述,饒有興致,也為他們專注發(fā)展的精氣神所打動。同樣打動我的還有《郵路》的主人翁唐真亞,他甘于寂寞、不畏風浪、幾十年如一日為漁民村民送信,成了往來于龜山腳下、洪澤湖上的“大湖鴻雁”。

人間好山水,最撫凡人心,何況這里還有厚重的歷史和質樸的追夢人呢。愿大家都能前往千年龜山村,去吹蘇軾、米芾吹過的風,去走蘇軾、米芾走過的路。

■特約撰稿 曾業(yè)桃

聲明:淮安114網(wǎng)(svartography.com)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網(wǎng)站,淮安114網(wǎng)不生產(chǎn)、不制造新聞,僅為淮安本地網(wǎng)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。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