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社區(qū)是我家,群眾是親人”——記淮安市第六屆道德模范周加軍
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清江派出所副所長、施家橋社區(qū)警務室民警周加軍,從警30余年,一直扎根基層,身處應急處突一線,化解多起矛盾糾紛,并為困難群眾雪中送炭,受到廣泛贊譽,先后獲評“江蘇好人”、淮安市第六屆道德模范。
“社區(qū)是我家,群眾是親人!边@是掛在施家橋警務室的一條標語,也是周加軍從警多年的行為準則。放置在警務室的一張單人床,陪他度過無數(shù)個夜晚,彰顯了他舍“小家”為“大家”的情懷。2021年以來,他幾乎天天睡在警務室!拔覀兿蛉罕姵兄Z民警24小時在線,平時事情特別多,有時剛到家電話就來了,所以我盡量不回家。”周加軍總是把服務群眾放在第一位。
在施家橋社區(qū),周加軍人緣非常好,很多群眾都把他當成親人。居民沙奶奶生前多次得到周加軍幫助與照顧。他時常上門幫老人做家務,還幫她的小兒子辦理社?、殘疾證等。為此,沙奶奶特意認周加軍為干兒子。居民孫云榮高位截癱,生活困難。周加軍多次給予關心和幫助,使孫云榮對生活重燃希望。孫云榮每次見到周加軍都熱情地叫他“周大哥”。
工作中,周加軍牽頭搭建以公安為主體、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“社區(qū)110”小單元社會治理平臺。“社區(qū)110”明確組織架構,通過微信群及時聯(lián)系社會各方力量,開展隱患排查、平安守護、矛盾調(diào)解等工作,實現(xiàn)社區(qū)治理從單方治理到多元共治的轉(zhuǎn)變!靶∈虏怀錾鐓^(qū)、大事有人指路”!吧鐓^(qū)110”服務內(nèi)容涉及群眾生活的點點滴滴,實實在在地幫群眾排憂解難。無論是巡防宣傳、風險防范、信息采集,還是服務保障,“社區(qū)110”通過多部門聯(lián)動機制,達到“社區(qū)吹哨、部門報到、處置高效”的效果。
“我們?yōu)槿罕娮鲆患檬,辦一件實事,如果群眾滿意認可了,就代表我們做的事是有價值、有意義的!敝芗榆娬f,施家橋社區(qū)本來就有獻愛心的傳統(tǒng),自己能在這片熱土上為他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,感到特別快樂與自豪。即使以后退休了,他也會以志愿者的身份繼續(xù)奉獻愛心。
“幫助他人,快樂自己!敝芗榆姵0堰@句話掛在嘴邊,使身邊的民警和受助群眾深受啟發(fā)。曾接受周加軍幫助的一位愛心人士,在周加軍為患病的13歲女孩小慧發(fā)起愛心捐款時,一次就捐了2萬元!叭诵目梢詼嘏诵模瑦坌目梢詡鬟f,我希望向社會傳遞越來越多的正能量。”周加軍說。
■融媒體記者 傅停停 通 訊 員 吳 洋